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茶言茶语

订单下单处: http://cyxlt.taobao.com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本茶轩专营安溪乌龙茶铁观音,以批发零售为主,茶农产地直销!价格优惠! 主营安溪铁观音、本山、毛蟹、黄金桂等各种名茶... 我们正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,减少铁观音的流通环节,把最纯正的安溪铁观音推荐给您!让您足不出户就可品尝到最纯正、最实惠的安溪铁观音! 欢迎新老客户光临惠顾,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为您努力提高服务质量。淘宝: http://cyxlt.taobao.com , 微店:http://weidian.com/s/770515544

茶之珍,茶之韵,茶之德,茶之功,茶之味  

2014-11-26 12:15:40|  分类: 品茶说茶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  快节奏的现代人越来越对茶钟爱有加。从饮茶上升到品茶,讲究茶艺,茶道和茶缘。提起茶,吴觉农先生认为: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,是一种艺术,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。周作人先生的理解忙里偷闲,苦中作乐,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,在刹那间体会永久。

  茶道也就是通过品茶来用心去悟,通过品茶使人在轻松愉悦中体会更高的精神感受。所以,就茶道而言,讲究的是怎么品,品出的味道是什么。茶道,她属于任何人,大可茶雅俗共赏,不在乎地位、信仰和文化。古代贵族讲“茶之珍”,意在炫耀权势,夸示富贵,附庸风雅。文人学士讲“茶之韵”,托物寄怀,激扬文思,交朋结友。佛家讲“茶之德”,意在去困提神,参禅悟道,间性成佛。道家讲“茶之功”,意在品茗养生,保生尽年,羽化成仙。平凡人讲“茶之味”,意在涤烦解渴,享受人生。

  曾在一次聚会上偶遇一位茶文化专家,提起茶道,神采飞扬:“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,茶道是至心之路,又是心至茶之路”。

  “道由心悟”,必须用心灵去悟茶道。中国茶道的精神莫过于四字:静、净、境、径。

  静为本。茶须静品,心境和缓,宁静安逸,修身养性,“静”为品茶前提。静山之美,静水之美,静夜之美,在静中才能真正感悟流之韵,体会动之美。

  净为先。泡茶要洁净之水,干净器具,品茶要有洁净环境,更需人有洁净心灵,达到内外融合化一。清茶不完全表示茶之淡,也明示人际的浓淡适中,保持良好情谊。

  境为美。境为情境、心境。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心田的每个角落时,心灵便显得空明,精神得到净化。

  径为归。归是什么?归真,归理。“真”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。追求情之真,追求性之真,追求道之真。

  高山流水中,一杯清茶在手,让我们伴着丝丝茶香,品茶论道悟人生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17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